【两会瞭望】倾听基层好声音

“应在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做文章,缩小群体间的收入差距”“让男性公交司机提前退休,以保证其自身健康和广大乘客安全”“提高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”“通过事业留人、待遇留人,让更多人立足岗位、精益求精,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”……全国两会进入尾声,这些来自基层、为基层代言的好声音令公众印象深刻。

在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中,基层一线的工人、农民代表达468名,占代表总数的15.7%,较上届提高了2.28个百分点,更多基层情况和声音自然被带到全国两会上。

事实上,无论是在代表委员通道上,还是在团组会议和讨论中,基层代表的发言总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。他们中有的在为自己的职业群体代言,如建议提高劳动保护水平,增加有毒有害工种津贴补贴,提高乡村教师各级职称的指标比例等;有的在为所有劳动者代言,如建议加大技术培训力度,拓宽成才渠道,提高欠薪的违法成本等;还有的在为所有百姓呼吁,如建议建立医疗大数据为医疗卫生管理决策提供依据,对有条件的医科院校临床专业适量扩招缓解儿科“看病难”,通过以奖代补等手段提高各方对水污染治理的积极性……

除了基层代表委员,还有诸多代表委员同样在关注劳动者的权益、关注民生,并积极建言献策,既包括了对一些传统职业、老问题的持续出谋划策,又包括对网约工、共享经济、高质量发展等新职业群体、新业态、新趋势的高瞻远瞩。

梳理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不难发现,不少民生问题的解决正是得益于两会这个听民意、集民智的平台,得益于诸多代表委员积极为基层百姓代言,接力推动,一步步促成相关政策、法律的完善。

比如,此前几年,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不断就婚姻法司法解释()24条存在的问题,在全国两会上呼吁,还联名提出建议。今年全国两会前,该条司法解释终于在施行13年后得以修正和完善。再比如,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,有关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不断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了明确回应。而山西焦煤的董林代表,从2014年起便在全国两会上呼吁“煤矿井下工人艰苦岗位津贴免征个税”,今年在山西省终于落实了。

从代表委员扎根基层调研、发现问题,到把基层声音带上两会;从共商国是、建言献策,到相关制度的建立、难题的化解,最终普惠民生,这是社会治理进程中的良性循环。

这种循环是代表委员积极履职,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体现,也是共同把脉民生,致力于提升公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重要载体,更是提高社会治理效能,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。

进入新时代,更优质的教育、更实惠的医疗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舒适的住房、更可靠的保障等,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这些需求在此次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。这诸多好声音应该更高效地转化为惠民的好政策、好制度,开出繁花、结出硕果。某种角度上说,这也是对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、执行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考验和检测。

传递基层好声音,倾听基层好声音,珍惜基层好声音,推进社会治理良性循环,无论是两会代表委员,还是各相关部门,我们都行进在路上,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阳光大道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