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知逝者,方能知生——清明

  当四月的门扉被轻轻叩响,思绪就开始摇动时光胶片的转轮,播放那些从前的从前、过往的过往,于是记忆的色彩变得愈发明亮,思念的纹路变得愈发清晰。奔走于四方的人们穿过铺满青石板的长巷,奔向车站、机场,不远千里回到偏僻的故乡,香烟缭绕里伏在青冢之前,向逝去的亲人和祖先虔诚地祭拜,难以按捺的思念为清明镂刻下了情深的铭牌。

  当鲜嫩的丝绦开始随风飘荡,自然就徐徐铺展开美丽的画布,天地之间,好似魔幻一般,逐渐变得多彩与明艳。草儿醒了,绿野茫茫;花儿开了,溢彩流光。行走在青葱的小路上,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清爽,采一朵野花嗅闻蓓蕾初绽的芬芳,赏一赏桃花浴水的曼妙。不可言说的明快为清明穿上了亮丽的新衣裳。

  沿着岁月的河畔溯流而上,早在盛行于秦汉时期的上巳节里,我们似乎就已然看到了清明节的雏形。祭祀祖先的肃穆在虔诚的祈福仪式里初现;袚褉之礼的欢愉之情在踏青除邪中蔓延;招魂续魄的民俗和蒹霞苍苍的动人韵律交织碰撞,使得清明有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。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总是把更多深情的目光聚焦到清明这一天。

  踏着时光的印记一步步向前,我看到寒食开始逐渐替代上巳所有的内涵,介子推忠廉的故事因程朱理学的推崇,而为天下人传颂。“四海同寒食,千秋为一人”的绝句在读书人的耳畔回响。翻开镶着金丝的《唐会要》,“寒食上墓,礼经无文,代世相传,浸以成俗”的记录似乎在向所有人昭示:民间禁火、皇宫禁烟、士庶展墓、皇家祭陵已经成为了清明最为重要的内涵。

寒食.jpg

  从岁月的倒影里不难看出,清明,是哀伤与喜悦的交汇,也是死亡与新生的对望。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里,或许仅有清明具备这样矛盾的情感,让身在其中的人可以体味却无法言喻,而这也使得清明千百年来始终可以伫立在艺术长廊的中央,耐人寻味,令人咏叹。单单就诗词来说,仅仅是在《全唐诗》和《全宋词》中,就有800多首诗词与清明有关,相关绘画巨作卓尔不凡,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春游晚归图》等几乎所有以清明为主题的妙手丹青更无一不是遐迩闻名。

 似乎不经意间,这些文字与色彩,记录了清明在岁月里行走留下的光影。除却浩如烟海的诗词、绘画,古散文、元杂剧、明小说、近京剧、晋剧中同样也有着清明的身影;似乎不经意间,追思和咏唱,成为了清明在时光长河涉水而过的微澜。忠孝为核心的清明文化早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,成为了民族自觉和自信心的重要来源。

  凡有华人之处,必有清明之俗。清明延续到今天,或许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,承继上巳、寒食理念的同时,缅怀先辈、教诲后人也早已成为了清明的一项重要内容,中华的根祖文化也在清明的延续里日益彰显。伴随着时光的流转,岁月打磨掉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棱角,然而,只要现代人灵魂深处对祖先的那份虔诚与深情还在,清明,就永远不会被遗忘。如一盏延续华夏民族文化的明灯,与中华儿女一路踽踽前行。
 缅怀逝者,砥砺前行。